阜新日报:“厚道阜新”是矿山文化的精神特质
——从百年矿山史和矿山人文看阜新“厚道文化””
记者 陈力华
百里矿山,是瀚海一般的存在。
虽然煤炭资源已经枯竭,但它留下的所有遗迹时刻告诉每一位来者,这里曾经辉煌过。
占城市一半人口的矿工群体支撑起了煤城阜新的过去。建设祖国,奉献自我成为一个时代的号角,并以一种不变的品格继续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中流淌。
谈到“厚道阜新”的概念,我们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矿工形象。因为矿山文化的滋养,“厚道阜新”品行和文化形成便有了更浓重的意味。
日前,记者专访了著名地域文化研究专家、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王紫晨。他认为“厚道阜新”是矿山文化的精神特质,奉献是这一文化品牌的核心点,尤其是“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海州矿精神是对“厚道阜新”文化品牌的最好诠释。他从百年矿山史和矿山人文角度,通过海州矿精神的特质,向记者介绍了阜新“厚道文化”的内涵沉淀。
百年矿山塑造矿工厚道品格
120多年前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新邱村老君庙附近山沟经雨水冲刷,露出乌黑发亮能燃烧的“石头”后,有人创办了东盛窑,阜新煤田便从此发端。此后第一家官办煤矿——京奉煤矿于1905年建成。到1913年,这里先后建起16座煤窑,年产煤炭15万吨以上。
历经曲折,阜新煤田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开发新纪元。“一五”期间,新增生产能力841万吨。1958-1985年,阜新矿区共生产煤炭32019万吨,年产量平均千万吨以上。1985年到2000年,阜新矿山资源日渐枯竭。2001年底,阜新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01年至2010年,新邱露天煤矿、东梁煤矿、平安煤矿、王营煤矿、海州露天煤矿、高德煤矿先后破产。
百年采矿史,不仅是一代代矿工用生命书写的历史,也是滋养和塑造这座城市性格的历史,万千矿工前赴后继让矿山文化积淀出了优秀的精神特质。
王紫晨向记者介绍时说,新中国成立后的阜新矿工有这样普遍性的特点:
直率质朴、宽容大度,吃大苦、耐大劳的能力超乎常人。煤矿工人常年工作在千尺井下,生产环境特殊、工作条件艰苦、自然灾害频发。他们就自觉地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造就了处事果断、雷厉风行的性格。
比较抱团。这是因为工作来到掌子面,无论是一个班,还是一个队,生产中就形成战斗团队。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大家铆足劲,可以连班加点不升井。为了处理险情,抢修设备,可以几天几夜不回家。大家不管在地面有什么隔阂,到了井下就协调一致,主动为对方创造条件,大度宽容,充分体现团队力量和集体温暖。
重情义、重感情。矿工把“黑哥们”之间的感情看得很重,就像一个和睦家庭。不仅工友间相互帮工出钱出力,各级干部也把工人的家长里短常记心间,想办法排忧解难。
实实在在。他们从不遮遮掩掩,想啥就会一吐为快。特别看不得虚伪欺骗,心里不痛快,吼两声、喊两嗓子,甩开膀子照样大干,跟没事人一样。
爱祖国、爱矿山、爱岗位。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叫苦、不喊累,多出煤就是自己的本分。体现在生产循环中,就是严密的组织性、纪律观念,执行规程、执行作业命令不含糊、不走样,敢较真、敢担当。
矿工群体留有独特的文化烙印
阜新在历史上曾是少数民族游牧地,晚清时又有大量灾民闯关东,“一五”时期工业建设大量上项目,涌入大批劳动力。这些原因使多民族文化融合形成阜新人的文化特质,使得矿工地域文化烙印明显,体现在矿工身上就是勇猛骠悍、直率质朴、豪爽侠义。
煤矿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井下作业高危型行业。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频发造就了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品质。这是矿山劳动环境影响使然。
我们说,奉献者的特征是不计回报,不想索取,可一旦得到关怀,便会加倍感恩回馈。阜新矿工就是这样一个群体。自“一五”计划以来,阜新矿山文化的孕育与发展也是党和国家关怀鼓舞的结果。20世纪50年代起,阜新矿区从工人中选、树大批市、省、全国煤炭系统和国家级劳动英雄和模范,先进集体层出不穷。“学大庆赶开滦、创建大庆式企业”,开展学习海州矿精神等各级部门认可与决定,都极大地鼓舞了矿区人,使他们形成了光荣神圣又扬眉吐气的自豪感和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
时代的进步,现代企业管理的引进,也让矿工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意识有了较大的转变和提升。
煤矿生产采用标准化管理,强化了各级干部和每一名矿工的质量意识;从乘坐通勤车开始,到食堂、浴池、升入井,坚持举旗站队、按路线行走,从工作面到外出旅游都要统一着装,带环保袋,提升了秩序意识,树立了矿工的崭新形象;各煤矿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延伸了军旅文化效应,执行命令时没有任何借口,反应迅速,提升了执行意识;煤矿第一位永远是安全,每一个环节和岗位安全意识的强化,确保实现安全指标成为硬性要求,警钟长鸣、持之以恒,防患于未然,提升的是守规意识。
这些独特的文化烙印逐渐嵌进矿工群体的血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基因,几代相传。
海州矿精神是“厚道文化”的最好诠释
“矿山人的人文性格、人文情感、人文精神是阜新矿山文化构成的基本元素,经过长久积淀的矿山文化,集中塑造了阜新矿山人宽厚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品格。经过提炼和升华的海州矿精神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内涵,应该是‘厚道阜新’文化品牌中最有代表性的支撑。”王紫晨说。
1949年,由孙家湾煤矿、太平煤矿合并,并于1953年正式定名的海州露天煤矿是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计划中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当时的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建矿初期,没有其他机械设备,安装几十吨重的大电铲没有吊车,就用人工吊起数千个配件进行组装。几十人抱1根钢轨,一根一根铺铁道线路。遇流沙层,就在电铲下铺木料,走一处,垫一处,起一处,冬天常常被冰块划破腿脚,但没人叫苦叫累。全矿干部职工一起战斗在一线,克服重重困难,为建设海州露天煤矿忘我工作。直至2005年闭坑,52年里,海州矿为国家生产煤炭2.4亿吨,完成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向全国培训输送了3839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海州矿奉献品格激励下,无数国家、省部级荣誉花落海州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层出不穷,涌现出王禄、傅象贤、邓锦荣、段士儒、张林等一大批劳动模范。王紫晨向记者介绍说:“像张林、王䘵等人的事迹都特别感人,体现了矿山人的厚道。张林在最困难时期,把自己养的一口肥猪捐给食堂,那是困难时期啊,200多斤肥猪,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还在海州矿坡下修了张林路,这种奉献精神难能可贵。”
王紫晨认为,“爱露天,做主人”是海州矿人爱岗敬业的崇高境界,不忘初心的坚定信仰;“争一流、创水平”是海州矿人砥砺前行的英雄气概,勇攀高峰的执着力量;“挑重担,做贡献”是海州矿人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胸怀大局的忠诚担当。应该说,海州矿精神是英雄的海州矿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体现的红色基因,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更是海州矿人的精神家园,也是激励阜新人民转型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地域文化研究的王紫晨曾于2019年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与田力等人完成了海州矿精神红色主题广场的设计内容。通过英雄长廊、光辉历程、辉煌成就、精神永存等板块全面展示了海州矿精神的形成过程和内涵真谛。他表示,“厚道阜新”是矿山文化的精神特质,海州矿精神更是做到了最佳诠释。他希望“厚道阜新”文化品牌能更好地激励阜新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阜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