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阜新”是与沙化斗争的乐观品行——从治沙精神和沙地人文看阜新“厚道文化”
2023-07-27 08:54:16
  • 0
  • 0
  • 0

厚道阜新”是与沙化斗争的乐观品行——从治沙精神和沙地人文看阜新“厚道文化”

阜新日报社 阜新微报 2022-06-01 15:36 发表于辽宁


 孙建国    王紫晨


         记者陈力华专访孙建国

 现在,这里是一片林海泛绿波,阻挡了狂风嘶吼沙丘移动,换来鸟儿飞翔欢唱,鲜花点缀草原,绿野环抱村落。

     这里是内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接合部的浅山丘陵地带,一代代治沙人扎根于此,拦住了瀚海沙漠,也保住了辽宁中部城市的安全。

△这是科尔沁沙漠南端和彰武县章古台固沙林场接壤处的航拍图

  如果说,“厚道阜新”是一种城市性格,那么与沙海拼争、守护家园的彰武人与更多治沙人是这一性格形成中最特殊的群体,他们代表了一方百姓的精神特质,为“厚道阜新”添加的是别样的执着与顽强、不屈与奉献。

  日前,记者专访了彰武县文化名家、县政府党组成员孙建国。他认为,“厚道阜新”是阜新治沙群体与沙化斗争的乐观品行,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是“厚道文化”最典型的表现。他从治沙精神和沙地人文角度,向记者介绍了沙地文化与70年治沙史对阜新“厚道文化”形成的影响。

生存环境锻造彰武人的“厚道”品行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代的盛京地图,会发现今彰武县境标着“养息牧场”,在今彰武县城位置标有“都尔鼻城”。《奉天通志山川志》记载:“高山台,城西南十里,此山与诸山脉不相连接,盘亘三里许,形如卧龙,其南巅有古台,因是得名。”经考,都尔鼻山,即今高山台山。古书中记载的“都尔鼻”均为蒙古语,汉译为“四方”之意。

  清光绪年间,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汉民,闯关东来到皇家牧场拓荒。中原文化中的齐鲁、燕赵文化,也越过长城地带,渗透、融汇进彰武地域,同皇家牧场游牧文化交汇融合后,形成独具特色的彰武地域文化。

  被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包围的彰武,素有“辽宁沙窝子”之称,风沙肆虐,土地沙化严重,24个乡镇有23个属于沙区,沙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是辽宁省最大的风沙区。

△这是彰武县章古台镇的松林

  “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多民族的交融,形成彰武人质朴、豪放、包容、有斗争精神的特殊性格,这些都是‘厚道’品行的表现。”孙建国说。

  豪放热情更多体现在民间多民族融合呈现的热情与包容。彰武人一向是“朋友来了有好酒”,乐于推杯换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而质朴厚道的性格从治沙人的治沙语言和行为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王殿臣是阜新治沙第一人。建国之初,面对风沙肆虐,王殿臣挺身而出,走亲串户做工作,“我们不能走,我们栽树吧!我不信大树挡不住风沙。”在当地党组织支持下,彰武县第一个农民造林互助组成立,1949年4月起,王殿臣带互助组植树造林,成立造林合作社,造林育苗,成为阜新治沙史上第一个防沙造林英模。

  70余年治沙史,逐步锻造了阜新治沙人的“厚道”品行。劳模的精神,也一代代传承。

  治沙典型董福财的语言质朴到让人肃然起敬:“我们不能离开老祖宗留下的地方,不要麻烦上级为我们移民,我们自己来治沙。”治沙典型侯贵的话更是无私到让人心疼:“我死了之后,我这片林子捐给国家。”

△侯贵在彰武县四合城镇林地中巡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治沙路上,杨海清、李东魁、马辉、刘啟山、王喜生等土生土长的彰武人与王殿臣、董福财、侯贵一样,一直坚守在这里,书写着与荒漠沙海奋争的质朴与执着。

  孙建国说:“一代代人的语言、行动和70年来的治沙成果,无形中证明我们群众内心秉承的厚道情怀。”

艰苦奋斗积淀出治沙精神的文化底蕴

  艰苦环境,艰辛生活,艰难拓荒,锻造了彰武人勤劳刚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性格特点,从而为彰武治沙精神形成,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建国前,土地沙化严重的彰武县东南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如果按七级风速计算,彰武的沙尘仅需1个多小时就可抵达沈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严峻的沙漠化程度,使彰武成为辽宁土地荒漠化治理最紧迫的区域。党和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于1952年在章古台建立章古台固沙造林试验站(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前身)。自此,彰武县人民治理风沙的脚步就从未停歇。

△彰武县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

  河北人刘斌是试验站第一任负责同志。当年,他说服妻子,把家搬到荒凉的章古台,开始长达37年的固沙造林科研生涯。他的到来,坚定了大家搞好固沙造林试验的决心和信心。刘斌带领韩树堂、朱德华、王泽等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克服一次次极端困难,不断试验,反复实践,无数次失败成功,最终让章古台固沙造林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几十年来,一代代治沙人摸清了风沙危害的规律,率先总结科学的流沙固定措施,成功引进树种摘种,让固沙林、农防林、牧防林、种子林、混交林,林林交错,万亩松林如绿色长城横亘于此,当年的不毛之地蝶变为农牧兴旺的地方。

  几程坎坷路,几番风雨稠;丹心照日月,伟业青史留。刘斌和其团队的治沙事迹,后来被创作成电视连续剧《大漠风流》对外传播。刘斌去世后,遗体安葬在章古台松林内,永远守护着新中国第一片人工樟子松固沙林。“

△这是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前所长刘斌的墓地,他埋葬在章古台的松林里

  此后,一系列‘彰武治沙升级版’的操作,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点沙成金的成果展现出喜人成果,继续书写‘大漠风流’的绿色奇迹。最明显的是现在沈阳及周边城市降尘量降低8.6%,这是对治沙成果最有说服力的数据。”孙建国说。

  70年来,质朴的治沙英雄层出不穷。彰武乃至阜新人都晓得“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的深刻含义,那是对治沙人的肯定和褒奖。

  2016年“辽宁好人”颁奖盛典上出现的一支团队震撼全场。他们身份不同,但有同样的壮志豪情,有同样的赤诚坚韧。以宋晓东、杨海清、马辉、李东魁、王文、张守志、刘啟山、王喜生为代表的彰武治沙团队,长期以来,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己任、以造福子孙后代为职责,在莽莽沙原逐梦前行,以热血丹心染就“绿色革命”的巨幅画卷。

治沙精神是“厚道阜新”的重要组成

  现在的彰武大地,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挖掘文化,塑造品牌,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美丽宜居的七彩景象。而在治沙实践中创造的治沙精神,在阜新大地上树起一座永恒的丰碑。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彰武治沙精神也被提炼到“阜新精神”中。

  体现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矢志不移、永不退缩,是几代致力治沙的科研人员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诠释“为党担当、为民造福”初心使命的总结。在肆虐的风沙灾害面前,彰武治沙人毫不畏惧,守望家园,艰苦奋斗,在实践中形成顽强拼搏、团结奋进、苦干实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彰武治沙精神形成的坚实基础。

△这是章古台镇的松林

  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是彰武治沙人胸怀大局、任劳任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品格。它是治沙精神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也体现了治沙人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

  “如此种种,都是以‘厚道文化’为基,只有诚恳宽厚的品格,才能支撑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说,‘厚道阜新’概念里,治沙精神同样是重要组成部分。”孙建国说。

  彰武治沙实践是几代人的一脉相承。如今,彰武县委、县政府正进一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带领干部群众继续弘扬治沙精神。这从每年春季全县城乡大会战中可以感受那种千军万马、轰轰烈烈的激情,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乡镇一如既往的努力中感受彰武上上下下的工作热度。他们秉承“生态治理永远在路上”的理念,继续传承着治沙精神。

  “彰武的治沙实践和治沙精神,是阜新地域文化的宝贵财富。2019年成立的彰武治沙精神干部学校,现在之所以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省直机关党性教育基地等,以治沙精神辐射周边,影响众人,应该是阜新‘厚道文化’产生影响力的最好说明。”孙建国表示,今年“六五环境日”分会场设在彰武,是对彰武治沙精神的认可。彰武将抓住此契机,通过多方面、大视野的弘扬和展示,让大众见其“庐山真面目”,以便更深更透地解读阜新“厚道文化”的精髓所在。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